(资料图片)
近日,滴滴出行与小鹏汽车在汽车领域进行了重要的合作公告,他们决定共同推进一个全新的汽车品牌,这个充满憧憬的项目被命名为“MONA”。首个亮相的产品预计将是一款定价在15万元左右的A级车型,而且它的市场目标覆盖了普通消费者与商业用户。
具体到合作的财务层面,双方都展现了相当的诚意。小鹏汽车展现出对部分标的股份的收购兴趣,而滴滴也准备在合适的时机推动这项交易。这次涉及的交易额可能高达58.35亿港元,但这需要在车辆交付量两次达到18万辆的前提下才可能达成。
双方的合作意味着小鹏汽车将开设一个定位为15万元的新品牌,该品牌将在2024年底发布其首款产品。此外,这款新车将采纳滴滴造车的核心技术。很明显,小鹏汽车在未来几年的战略布局中,全自动驾驶技术将占据核心地位。
小鹏汽车已经决定将“MONA”项目的产品生产线布置在其自家的生产基地,并打算加入XNGP、小鹏智能座舱等先进技术。相对应的,滴滴原有的“达芬奇”造车计划在“MONA”项目成功后,可能会被逐步取代。
回顾小鹏汽车上半年的数据,其销量达到4.14万辆,与其竞争对手理想汽车和蔚来汽车相比稍显逊色。但随着与滴滴的深度合作,特别是在网约车领域,小鹏汽车有望迎来销量的大幅上升。
事实上,早在2018年,滴滴与31家汽车产业链企业合作成立“洪流联盟”,其时滴滴创始人程维已明确表示“滴滴坚决不造车”。但有趣的是,早在2017年,滴滴与比亚迪就已秘密启动合作,研发出专为滴滴定制的D1车型。
这款D1不仅仅是一辆车,它背后包含了滴滴的多重考量与布局。从整车设计到人机交互,从外观到内饰,滴滴都参与了D1的方方面面。更为雄心勃勃的是,程维于2020年公开表示,他们希望在未来将D1普及到100万辆,并在2030年之前完全实现自动驾驶,让驾驶舱成为历史。
然而,三年的时间,让外界对滴滴的造车计划有了重新的认识。特别是当我们回看小鹏汽车与大众的合作协议,他们已计划在2026年共同推出两款基于MEB平台的电动车型。显然,小鹏的合作策略为其赢得了更广泛的市场机会,而与滴滴的合作更是锦上添花。
电动EV:但是,小鹏也需要保持谨慎。尽管与滴滴的合作为其带来了巨大的销量机会,但历史告诉我们,单凭网约车平台并不能保证汽车厂家的长期成功。真正的胜利是来源于品质、技术和市场定位的完美结合。小鹏需要更深入地理解汽车行业的规律,而不是仅仅依赖于互联网模式。打造真正满足市场需求的汽车,与其说是一个技术挑战,不如说是一场品牌与文化的较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