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正文

鄂伦春旗:京蒙协作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 2023-08-25 10:34:47 来源: 《小康》•中国小康网

摄影/郭煦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郭煦 内蒙古呼伦贝尔报道


(资料图)

当下,京蒙跨区域协作机制进一步优化,协作内容进一步深入,协作领域进一步拓展,驶入崭新的历史阶段。

走进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齐奇岭村,菌菇清香扑鼻而来。这里以食用菌种植业为主导产业,是自治旗食用菌种植科技示范村,已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食用菌专业村。

目前,齐奇岭村正积极探索将食用菌生产、食用菌精深加工、乡村旅游观光等相结合,打造菌文旅产业融合示范村,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食用菌全产业链发展。同时,依托食用菌产业,助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乡村振兴,实现“产业融合、强业富民”。

“今年,阿里河镇预计共种植黑木耳12.3万袋,滑子菇820.57万盘,采收产量干品预计可达123万斤,纯利润可达1805.25万元。滑子菇菌棒上架、采摘、晾晒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用工,每年可为周边村农户提供百余个就业岗位,村民就近务工,多劳多得,不出镇就能灵活就业。”阿里河镇镇长敖铁义对于各村产业情况如数家珍。

齐奇岭村诚志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志刚在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下,大胆尝试、敢于打破传统常规进行创新,积极主动学习滑子菇小袋菌种植技术,发展食用菌生产的信心越来越足,不仅自己踏踏实实、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也带领村民一起发展,共同致富。

小小食用菌,致富大产业。2023年以来,阿里河镇结合地域优势,按照“政府主导、村集体参与、群众支持受益”的产业发展思路,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壮大食用菌产业发展,助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阿里河镇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只是鄂伦春自治旗促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乡村振兴的“北京力量”

盛夏时节,从北京去往鄂伦春自治旗的飞机上俯瞰,大地就如同一幅波澜起伏的立体画卷。一路向北,绿色开始越来越浓,最终来到了一片翠绿的“海洋”。

走进鄂伦春自治旗京蒙协作乡村振兴产业园区,呼伦贝尔福禧粮油有限公司经理刘福山指着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对《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说:“厂子年加工有机和非转基因大豆3万吨,产出有机和非转基因豆油3000吨、有机和非转基因豆饼2.5万吨,实现产值1.5亿元。工厂能有今天,可离不开他们的帮助。”

刘福山口中的“他们”,指的是北京市第六批东西部协作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挂职团队的队员们。从参与脱贫攻坚会战到转战乡村振兴战场,从资金扶持到人才输入,他们带着首都人民对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深厚情谊,用奉献精神凝聚成攻坚克难的“北京力量”,在草原上谱写了一曲协同发展的时代赞歌。

在鄂伦春自治旗贝农食用菌加工有限公司的产品展示区,各种食用菌加工产品琳琅满目。“这是烘干车间,这是冷冻生产线,这是蘑菇酱加工线……”公司总经理刘亚江说,他们公司是借助京蒙协作资金建起来的,目前已经成功带动大批周边地区蘑菇种植户发家致富。

“呼伦贝尔地区冷冻期长,农作物病虫害少,是天然有机食品的理想生产地。”鄂伦春自治旗本兴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孟杨说,这里生产的大豆油、蘑菇等农产品是出口市场上的抢手货。

2018年,《北京市与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协作三年行动框架协议》正式签订。同年4月,北京市西城区与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结成帮扶对子,建立协作关系,双方签订《携手奔小康行动协议书》,涉及7个方面23个帮扶事项,以此为标志,鄂伦春自治旗搭上“京蒙协作”的快车。

京蒙扶贫协作开展以来,北京市西城区与鄂伦春自治旗深度协作,先后实施了食用菌深加工、大豆深加工等80个重点产业项目,有力推进了鄂伦春自治旗农畜林产品产业化进程。而产业快速推进的背后,离不开来自北京消费市场的给力表现,这其中也倾注了一批又一批北京挂职干部的心血。

在挂职干部的协调下,一批优质的鄂伦春绿色农畜林产品入驻北京华远三农、西单购物中心、北京市消费帮扶双创中心西城分中心、鄂伦春自治旗消费帮扶双创中心等消费助农平台,蘑菇、木耳、蓝莓果汁等26种特色产品走上了北京市民的餐桌,系列品牌产品开始被人们所熟知,当地绿色农畜林产品“走出草原、进入首都”的梦想初步实现。

与此同时,鄂伦春自治旗强化稳岗就业,完善就地就近就业为主和来京就业、引导外部就业相结合的“三位一体”京蒙劳务协作体系。一是加强包括脱贫人口在内的农村人口技能培训,截至目前,举办劳务协作培训班2期,培训农村劳动力100人,其中脱贫人口100人。二是强化就业举措。依托劳动技能培训、劳务招聘会、帮扶车间等方式,扩大包括脱贫人口在内的农村人口就业,截至目前,帮助832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其中脱贫人口657人。借助京蒙协作东风和北京市西城区优质人力、智力资源,当地充分利用北京企业现有的市场及销售网络,搭建产品购销平台和直销渠道,大力推动消费帮扶产品进商超、进市场、进电商平台、进展销会、进农博会,不断扩大线上线下销售网络。截至目前,累计销售收入3800万元,其中销往北京收⼊317.56万元。

由北京市西城区与鄂伦春自治旗共同建立的京蒙协作乡村振兴产业园,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大豆,以及紫苏、中草药、食用菌三个特色产业,利用京蒙协作资金,建设了精深加工企业,延长了农产品产业链。

西城区与鄂伦春自治结对帮扶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深化京蒙扶贫协作三年行动框架协议》《携手奔小康行动协议》,并肩决战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进入新时期,两地在产业、就业、消费、人才、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持续发力,深化合作共享,携手开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共赢新局面。

此前,为更好地助力京蒙协作工作,充分发挥东部地区智力、人才、技术、资源等方面优势,2022年3月初,北京市西城区专家考察团抵达鄂伦春自治旗,就科技帮扶、人才结对、校企合作等事宜进行协作洽谈。两地之间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

产业之花在黑土地上绽放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很多跟我们农民相关的内容,比如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近日,鄂伦春自治旗宜里镇马鞍山村第一书记李家龙紧紧抓住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黄金期”,带领工作队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走村入户开展宣讲活动。

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李家龙把发展产业作为第一要务来抓,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李家龙把产业兴旺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采取“党支部+致富带头人+农户”的创新模式,以先带富,以富带强,以强扶弱。为响应鄂伦春旗委“一主三特”产业发展的号召,结合马鞍山村实际,他与村“两委”商议种植黑木耳5万袋,采摘2000公斤。木耳收获了,销售又成了问题。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他利用自身资源,多方协调,最终以90元每公斤的价格全部销售出去。在他的鼓励下,村里近330人次到食用菌基地务工,为群众增收8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截至目前,马鞍山村产业达12项,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可达63万元,同上年度相比增长近一倍。

前不久,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荣盛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范玲玲正在研究今年中秋节的紫苏月饼,她打算做奶片紫苏籽、松子紫苏籽、豆沙紫苏籽、蛋黄紫苏籽等几种新口味。

近些年,紫苏因其特有的活性物质及营养成分成为经济价值极高的作物。当下,这种食药兼用的经济作物在鄂伦春自治旗被规模化种植,并发展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和持续增收的新途径。

紫苏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我国药典里对紫苏籽、紫苏果、紫苏叶都有相应记载,这种药食两用的植物有“陆地深海鱼油”之称。近几年,紫苏种植在鄂伦春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农民投身其中。

范玲玲以京蒙协作为契机开始创业,逐渐发展壮大紫苏深加工产业。她介绍,紫苏籽油在日本、韩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市场需求旺盛,国内市场也正在逐步发展壮大,在她的接触范围里,仅上海一家食品企业每月就有50到80吨的固定需求量。

从2021年开始,鄂伦春自治旗充分挖掘紫苏产业的多功能性,延长紫苏产业链条向二、三产业拓展。

鄂伦春自治旗本兴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周巍介绍,鄂伦春自治旗正努力打造“中国紫苏之都”。2022年鄂伦春自治旗投入6245万元实施紫苏研发和深加工项目,其中使用京蒙协作资金4000余万元,新建七条生产线将紫苏根、叶、籽全部利用起来,生产工艺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精细加工工艺。从最初的紫苏籽、紫苏油销售向集紫苏繁育、加工、种植、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生产企业延伸。

2022年鄂伦春紫苏种植面积为10万亩,计划在5年内种植采籽、采叶紫苏20万亩。北京市挂职干部协调中国林科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等科研机构及中药材产业技术顾问组专家、旗龙头企业、乡土人才组建技术服务团队,为紫苏种植保驾护航。

近年来,范玲玲专注于紫苏产品的开发与推广,自主研发了紫苏籽油、紫苏蜂蜜、紫苏茶、足浴丸等6款产品。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今年,京蒙协作将重点支持鄂伦春自治旗紫苏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全面实施“订单农业”,着力打造全国最大的紫苏种产销基地、中国“紫苏之乡”。

随着京蒙协作高层互访的不断深化,京蒙跨区域协作机制进一步优化,协作内容进一步深入,协作领域进一步拓展,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实现了优势互补、提质增效、互利共赢,正向着更高目标、更宽领域迈进。从帮扶到协作的跨越,经历了脱贫攻坚战的岁月洗礼,积淀下两地人民的深情厚谊,也留下了夯实乡村振兴之基的宝贵财富和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动人佳话。

鄂伦春自治旗位于祖国东北边疆,全旗总人口24万人,地域面积59880平方公里,是呼伦贝尔市面积最大的县级行政区。有耕地480万亩,辖区内95%以上的土地都属于黑土地,是种植大豆的绝佳地区。

挂职团队积极搭建鄂伦春与驻京国企、央企交流平台,利用视频会模式,与中化集团先正达公司围绕提单产、降风险、促增收开展合作探索,同时积极尝试金融产品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为农户稳定增收提供保障,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

2022年,内蒙古京蒙岭上科技有限公司在鄂伦春自治旗成立,当年实际投资额达到4500万元,全力打造中药材一二三产全链条产业,建立建全鄂伦春旗中药材产业园。

两年来,鄂伦春自治旗依托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北京市消费扶贫双创中心西城分中心、北京西单购物中心鄂伦春自治旗特色产品专柜等线上线下销售方式,完成销售消费帮扶产品1.4亿元。

新跨越优势互补、提质增效、互利共赢。图为京蒙协作帮扶建厂的福禧粮油。摄影/郭煦

推动“岭上好物”销得更远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鄂伦春自治旗位于祖国东北边疆。被誉为“黄金土壤”的黑土地不仅使这里树种丰富、森林茂密,也使这里的农作物品质胜于其他产区。

京蒙协作以来,一项项好政策、一批批好项目纷纷落地。

在国家大力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和全面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鄂伦春自治旗发展中草药资源和生态优势更加凸显。据不完全统计,鄂伦春现有优质中药材300余种。

吸引高端市场经营主体是中草药产业壮大的基础。在挂职干部的多次积极协调争取下,呼伦贝尔金硕科技有限公司与鄂伦春旗签订合作协议,项目投资总额6亿元,其中企业自筹资金4.5亿元,政府配套资金1.5亿元。协议约定,呼伦贝尔金硕科技有限公司在鄂伦春当地要打通中草药种植、加工、销售、仓储物流、新产品研发销售全环节。

在北京市西城区协调下,2022年7月7日,国家地质调查局沈阳第三地质局工作组来到鄂伦春,在鄂伦春自治旗10个乡镇 82个行政村采样采点,根据鄂伦春地质、土壤、气候、植被、日照、水源因素,筛选出适合于中草药种植的地块,采用科技测量优化中药材种植结构。北京市西城区还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设立相关机构,为鄂伦春旗中草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服务。

中国农业大学基于鄂伦春的实际需要,决定在当地建起教授级的乡村振兴类工作站,围绕主产大豆、紫苏、食用菌、中草药进行进一步研究,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智力及技术支持。

乡村产业一头连着农民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动力后劲,是基础中的基础。鄂伦春自治旗本兴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聚焦产业促振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绘制了一幅幅乡村产业发展图,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良好开局。

鄂伦春自治旗本兴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鄂伦春自治旗人民政府直属国有企业,成立于2022年1月。2022年6月与呼伦贝尔金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内蒙古京蒙岭上科技有限公司。

“农投公司始终秉持着‘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培育龙头、做大基地’的原则,投资我旗大豆种植、紫苏种植、中草药种植、食用菌种植、畜牧养殖、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特色林果栽培等产业,最终形成产业化、品牌特色化发展格局。”周巍说。据了解,该公司开展农产品营销推广网络、农业招商引资、农业对外合作、农业科技推广、农村电商等服务,并开展农产品流通、加工、贸易以及相关产业经营活动,运作旗政府决定上马的其他项目。

“农投公司来我们村,针对畜牧养殖业发展方向给出了建议。如果能够与农投公司顺利合作,那对于我们村的牛羊销售会有很大帮助,村集体收入也会有大幅上涨。”鄂伦春自治旗宜里镇卧北村村主任刘志兴说。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农投公司挖掘特色资源,5月初,完成鄂伦春自治旗内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整合。为将鄂伦春“岭上好物”送进更广阔的销售平台,农投公司不断探索销售市场,积极争跑各类销售渠道,现已初步尝试将名特优产品送进百万级网红直播间,更是依托京蒙帮扶、中国农业银行定点帮扶等契机,大大拓宽了销售渠道。截至目前,售出油类产品2000余桶,黑木耳、滑子菇等菌类超1100斤,蓝莓、蔓越莓等浆果850袋,大豆、红小豆等豆类2000袋,累计实现销售总额35.92万元。

前不久,鄂伦春自治旗特色产品依托京蒙帮扶协作契机亮相2023北京市西城区牛街美食文化节。鄂伦春自治旗本兴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将本地食用菌、紫苏等特色农副产品整合,依托华远三农销售渠道,使鄂伦春自治旗原生态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宜里镇亚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大杨树荣盛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等各公司生产的特色产品纷纷亮相于帮扶产品展区。

鄂伦春自治旗的黑木耳、滑子菇、紫苏、蜂蜜等特色农副产品,让北京消费者体验到纯正的鄂伦春风味,得到充分的认可和好评。大家纷纷表示,这些特色农副产品味道好、货真价实,能在家门口买到千里之外的产品十分欣喜。

“成绩来之不易,农投公司要积极谋划乡村振兴建设项目,并以此为依托,带动粮油、食用菌、马铃薯等产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推动鄂伦春自治旗‘岭上好物’销得更远更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贡献国企力量。”董事长孟杨说。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3年8月下旬刊

关键词:

责任编辑:QL0009

为你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 2020 跑酷财经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