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正文

菩萨地.慧品(2):一切慧(1)能于所知真实随觉通达慧-每日头条

时间: 2023-03-27 06:09:52 来源: 大象佛学图书馆

菩萨地.慧品(2):

一切慧(1)


(相关资料图)

能于所知真实随觉通达慧

/ / /

作者:观诸法如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三

亥二、一切慧(分二科)

天一、征

云何菩萨一切慧?

释遁伦集撰《瑜伽论记》卷第十(之下):一切慧中云「于离言说法无我性」者,此举真智之境。「或于真谛将欲觉寤」者,即加行智。「正觉寤」者,正体智觉悟也。「所有妙慧」者,是后得智。「最胜寂静明了现前,无有分别」下,明前三慧行相。「入大总相」者,谓真如是总相,又二无我是总也。

基师:问曰:何故此言有漏加行智耶?义曰:前明世间、出世间有三种故,此中通有漏加行智。第二慧中,基云:若真行相,唯无漏后得智;若通而言,有漏种类,后得智亦有;若据性而言,如三解脱门,义说无分别亦有。今取通有漏、无漏者好,如前加行智难释。

什么叫做菩萨的一切慧呢?

天二、释(分二科)

地一、标列种类(分二科)

玄一、二种

当知此慧、略有二种。

一切慧里面分两种,一者世间的智慧,二者出世间的智慧。

一者、世间慧,

什么叫世间的智慧?约深浅来说,世间和出世间,世间是凡夫境界,出世间是圣人的境界。凡夫的境界,也是各式各样的情形,总而言之呢,就是有名有义,有能诠的名,有所诠的义,在这上引起分别,有种种的戏论,那就叫做世间慧。就是没得圣道的时候,虚妄分别的境界都叫世间慧,但是其中有一样特别的地方,就是佛教徒学习佛法,也开始用功修行了,但是还没得圣道,这时候的智慧,也叫做世间慧。修在四念处,修我空观,修法空观,那也叫做世间慧,因为你没得圣道,你还在戏论的境界里面虚妄分别。

二者、出世间慧。

二者、出世间的智慧,就是超越世间的智慧。那就是声闻、缘觉、菩萨、佛,他们离一切名言相,进步到离一切戏论的境界,就是证悟真如了,那么叫做出世间的智慧。简单这么说就好了。

玄二、三种

此二略说、复有三种,

「此二略说」,世间慧和出世间慧,统一起来,又分成三种,三种智慧。

一、能于所知真实、随觉通达慧,

二、能于如所说五明处及三聚中决定善巧慧,

三、能作一切有情义利慧。

一、能于所知真实随觉通达慧,能于所认知的有情世间、器世间,离名言相的的真实义,生起随顺悟入诸法实相的加行无分别智、觉悟的根本无分别智、及通达的后得无分别智,这是第一种智慧。

二、能于如所说五明处及三聚中决定善巧的智慧,能于内明、因明、医方明、声明、工业明,及三聚:能引义利法句,能引发圣道义利的法句;能引非义利的法句,能引发恶法的法句;或能引非义利非非义利的法句,能引发不是善法也不是恶法,即无记法的法句;于五明处及三法聚,以后得智善巧通达。

三、能作一切有情义利慧,能造作种种利益有情的智慧,这也是要透过分别的,当然要有根本无分别智以后,知道一切法是空性的,有空性慧为基础,以无染污心学习五明处、三聚、及作有情义利时,都是清净的。世间、出世间慧可以合起来说,它们又有这三种智慧,是交合起来运作的。

地二、随释三种(分三科)

玄一、能于所知真实随觉通达慧

若诸菩萨于离言说法无我性、或于真谛将欲觉悟、或于真谛正觉悟时、或于真谛觉悟已后、所有妙慧、最胜寂静明了现前;无有分别、离诸戏论;于一切法悟平等性、入大总相;究达一切所知边际;远离增益损减二边、顺入中道,名菩萨能于所知真实随觉通达慧。

「若诸菩萨」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于离言说法无我性」,智慧有所缘境,所缘的是什么境界呢?离言说的法无我性。言说法性,还有离言说的法性。现在说法无我性,是离言说的。「法无我性」这句话呢,也是言说嘛。「离言说的法性」众生是根本是不懂了。不懂了,也非要假立名言不可,这假立名言,叫做法无我性,是这个意思,就是「离言说法性」也要假借名言来表达,「言说法性」,当然众生日常生活就是言说法性。「能于所知真实随觉通达慧」他是通达离言说法性,能通达离言说的法无我性,离言说的法无我性,可以参考〈真实义品〉。

「于一切法能悟入无自性性」叫做法无我性。什么叫做无自性?无自性性,两个性字,什么叫做无自性?「言说法性」,言说法性就是假借名言表示这件事,这件事是无自性的,这个事情非如言说有自性故。

「树」是一句话,是一个名字。但是名字有所表示那件事。「那里是有棵树」这句话不是那棵树,但是这句话是表示那棵树。有能诠、有所诠。现在说名言所诠的一切事是自性空,是没有的。我们总觉得:那是有一棵树嘛!你怎样说自性空呢?

唯识上说言说,言说就是名言,就是一个字一个字组合起来,就是一句话,话所表达的事情都是自性空的。。

或者眼睛不好,看到那个地方有条蛇,有蛇盘在那里。嘴说「有蛇」。「有蛇」这两个字是一句话,表示那里有蛇,蛇是这句话所诠显的、所显示的。名言所说的蛇,名言所诠释的蛇是自性空的。眼睛好,一看去没有蛇,那是一条绳子,是个绳子在那里盘,可能是粗的绳子盘在那里。眼睛不好,我看到是蛇,就嘴里说出来「那里有蛇」。「蛇」这句话是无自性的。无自性就是空嘛,就是空的意思,就是这句话是骗人的。实在没有蛇。这是譬喻这件事。

在法上说:不管我们说什么话,这是房子、这是灯、这是花、这是草、这是树、这是人、这是老虎、所有的一切语言、写的一篇文章,所有的都是能诠显的名言。能诠显的、所诠显的完全都是蛇-我的眼睛不好,看到,但都是空无所有的。就是这么意思,「无自性」:言说所表示的一切事情都是空无所有的。现在这句话可以听懂了,但是这件事你认同吗?我感觉那是蛇,说是有蛇,我看是有蛇;我说有树,那是有树,怎么说树那是空的呢?那是两回事。这句话的意义要明白。但是要能认同还要用点劲儿,再用点心力去思惟观察才可以,不然你不能懂。

再说一个譬喻,譬如说今天吃面条,面条做得很好,很合口味。事情已经过去了,现在还想这面条做得好。你心里一想,这面条出来了,一想就出来了。「面条很好吃」,这句话就是名言。面条是名言所诠显的。在法上说:名言所诠显的面条是无自性、是空无所有的。但我们可能会在想:我吃这一碗面,这是有嘛,怎么说是空的呢?这没有嘛,只是心里想嘛,实在没有这碗面,这碗面是空的。所以名言所显示的那件事、那个境界是无所有的。

如果说是名言所显示的,就是心里所想的那碗面是有体性的、不是空的,那我不想的时候,应该有碗面。这样就分出来,我心里想的这碗面是遍计执,那位法师做的那碗面是依他起,懂这意思吗?还是分别了。唯识学者说中观学者不可以说依他起是空的。那碗面是有嘛!遍计执是空的,依他起不是空的,依他起是有。做的那碗面在吃的时候是依他起,现在心里所想的这碗面没有。

不同的名言有不同名言的境界,一定要名言,不然境界不能出现。所以说名言所表达一切法是空无所有的,也就是心所变现的一切法是空无所有的。

唯识学者说依他起不可以说它是空的,它是有啊!《摄大乘论》上说依他起的一切法是如幻如化的,是不真实的,可是有!虽然不真实可是有,我们不知道是如幻如化的。我们不知道。我们通过名言、通过内心的分别,我们不知道是毕竟空的。现在佛菩萨告诉我们:你心所想的,假借名言所表达的是毕竟空的。这一部分是没有的。但是依他起的那件事,如幻如化是有的,不可以说没有。

静坐的时候,心里思惟这意思。要把经论上现成的文句记住。「非如言说有自性故」不像那句话所说的有真实性。那话说出那件事好像真的似地,实在是没有的、是空无所有的。眼耳鼻舌身意一接触色声香味触法,心里一分别就是遍计执了。这都是毕竟空的。但是我们在事实上,现在眼看这棵树,嘴讲这是树。这都是在名言上虚妄分别执着,我们认为这是真实的。你若常常这样想呢,慢慢地你就能忍可这件事。我心里面一想就都是假的、空无所有的。我看见一个人的时候我心里就马上取像,想是什么?就是取像,取着这个像,一取那都是假的,不是依他起了,是毕竟空的。你常常这样观察。常常这样观察的时候,遇见可爱的境界出现的时候,你心里取像,你立刻知道这是假的、是空的,你爱的实在这件事没有,没有可爱的境界。那依他起的境界没有名言,你心里不能动,离一切戏论。但是佛菩萨告诉我们,这是如幻如化、不真实的。

你常常这样观,时间久了在日常生活它就发生作用。我们学习的佛法怎么能在日常生活里面能运用?常常修止观才能用上,不然的话你用不上。你不修止观没有用,你看见境界不是贪就是瞋,烦恼还是来的。若是你能通达名言所诠显的一切法是毕竟空寂的,你要常常这样思惟观察,事情出现的时候,你这个智慧就出来了。出来就是空的,这个烦恼就不强,就软弱一点,容易调伏。你若不思惟不行,不思惟没有用。

因缘所生法分为两部分,一个是言说法性,一个是离言法性。依他起是离言法性,圆成实也是离言法性,分成两部分。我们日常生活是在言说法性这里活动,我们都是这样子。离言法性、依他起是怎么一回事?《显扬圣教论》说因为我们在言说法性上面虚妄分别的时候熏习了,在阿赖耶识里熏习了种子。虚妄分别是谁?就是你的心啊!主要是第六识,要通过前五识这样分别,里面有执着,执着这件事。你用执着心这样虚妄分别,就熏在阿赖耶识形成种子了。你眼一见也是熏习,耳闻,眼耳鼻舌身意一动就是熏习,熏习了种子。这个种子一动就变现一切法,根身器界,这就是依他起。依他起是这么来的。

简单的说:由遍计执熏习成种子,由种子变现出来依他起。依他起是这么来的。但是这和我们平常说有惑业苦还是相合的。若是我们现在学习了佛法,我不熏习了。我观察一切法是空无所有的,我不执着,不那么执着,常常观察它是毕竟空寂的;毕竟空寂是智慧啊!这个智慧成就了,再不为虚妄境界所迷惑了。心里就不动,就是圣人了。它就是这么回事。这样说呢,这依他起是靠不住的,也可以不现,可以转变的。我们现在现出一个毒蛇的像,就是你瞋心的熏习嘛!有这个果报。我用慈悲心去熏习,用无所得的智慧和慈悲心来熏习这一切法,那就没有毒蛇这件事了。譬如说有人身如须弥山王,那是一个大自在的境界啊!到佛菩萨的境界的时候,他愿意现就现,不现就不现,那是大自在的境界。不像我们凡夫现在现出这么个身体来,你说不现,不行。这个业力在那里,你不现也得现。快乐的事情我欢喜,不快乐的事情我不欢喜。不欢喜你也得受着,你不能改变的。因为你没有这个力量,你不能转变它。

现在讲「无自性性」:觉悟了言说的一切法是无自性,是毕竟空的。但是依他起、圆成实是圣人的无分别智境界,不可否认,它是有的。第二个「性」「无自性性」,你不可以否认那件事。「无自性」是言说法性是毕竟空的。至于离言法性还是有的,你不能说没有。「法无我性」,你要通达一切言说法都没有真实性,都是毕竟空的,就是无我。离开了一切言说法,言说法是毕竟空的,远离了一切虚妄戏论,虚妄分别的戏论,那时候就契入了圆成实的境界,是离分别相的,离一切戏论相的,你能这样证悟的时候叫做「法无我性」。

这和《中论》上说的是一样的。《中论》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因缘所生法,观察这个所生法的自性不可得,是毕竟空的,但是因缘所生法还是在的,还是宛然而有的,那么刚才说这个无自性性,不是一样吗?无自性是毕竟空,还有一个性,还是宛然而有嘛。依他起还是宛然而有的,不是一样吗?是无差别,是一样。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初开始修诸法空观的人,你偏于观空。就是只是观空,不要观它有,不要观依他起。偏于空,贪、瞋、痴没有根据地了,因为有一朵花,我们才有爱,这个花没有了,没有办法生起爱着心,没有这个花,这个恨也没有了,能断烦恼。我们的执着心很强,你一提到有,它就执着。就是观我们执着的有,观它是毕竟空,没有办法执着了,就是能调伏烦恼。你先这样修,等到修到一个程度的时候,这个烦恼不动了,你再观,一切法自性空,还是宛然而有,这样修。那么修唯识观也是一样,观察一切法,你心所变现的,也就是名言安立的法都是毕竟空的,这样观,观察到一个程度时候,还有一个无自性性,还有一个性的,依他起还是宛然而有的。不是一样吗?唯识和中观是一样的。并无差别。

「能于所知,真实随觉通达慧」。「若诸菩萨于离言说法无我性」,你对这里能够证悟,那就叫做智慧。就是能于所知,真实随觉通达慧。前面这句话是标,下面详细解释。

「或于真谛将欲觉悟」,真谛就是法无我。法无我没有欺诳性,也就是圆成实性,就是第一义谛。「将欲觉悟」,佛教徒,修四寻思、四如实智的时候,将要明白了,就是还没有明白,但是要明白了,那么这个时候,就是还没见道,没入圣位,在入圣位之前,入圣位之前是什么境界?就是加行位。前面是资粮位,后边是加行位,再进一步是见道。「或于真谛将欲觉悟」,这一句话一说起来,就这么几个字,但是我们做起来,多少时间啊?这要经过资粮位,要经过加行位。到佛学院去学习,这都是资粮位。学习,学习、准备,准备这件事。「将欲觉悟」,你准备的时候,这还没有觉悟,这是闻所成慧。闻所成慧,这不算觉悟,还要经过一个思所成慧,思所成慧我们还没进行这件事,有闻慧、有思慧以后,正式修止观的时候是修慧,这个时候是加行位。在加行位的时候,暖、顶、忍、世第一的时候,你很用功,你不告假,这时候常常的静坐,相应了,「或于真谛正觉悟时」,这时证悟了法无我性。那就是四如实智,观察一切法的,名、义、自性差别,都是毕竟空的,都是虚妄分别,这时候,你就证悟了。

「或于真谛觉悟已后」,或者这个时候,你已经见道了,可以这样说,已经开悟了,以后,这分三个阶段,一个「将欲觉悟」一个阶段,「正觉悟时」是一个阶段,「觉悟已后」,这三个时间。

「所有妙慧」,就是将欲觉悟的所有妙慧,正觉悟的时候所有妙慧,觉悟以后的所有妙慧,这个妙慧是什么回事?

「最胜寂静明了现前」,明了现前,应该说是正觉悟的时候,这个正觉悟的时候,不是散乱的境界,是在奢摩他里边,「最胜」最殊胜的寂静。

「明了现前」,而智慧在寂静中现前,就是觉悟法无我的智慧现前了。

「无有分别,离诸戏论」,这个时候,观察名言安立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寂的。没有名言了,没有名言的时候,你还能分别吗?自然心里无分别。「离诸戏论」就是远离了一切我的执着、法的执着,都是戏论。我们所有的执着都是毕竟空寂的,没有那么回事,但是我们执着是真实有,所以叫做戏论。

「于一切法悟平等性」,这个时候,于一切法,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乃至到这是涅盘、这是菩提、这是佛、这是众生,这一切都是无所有的,都是毕竟空寂的。所缘、能缘都是平等,所缘不可得,能缘也不可得,叫平等。

「入大总相」,这时候无分智现前了,就契悟了法无我性。与法无我性合而为一了,所以叫做「入大总相」。法无我是一切法的总相。一切法,每一法有每一法的相,是别相。法无我是一切法的平等相,所以叫总相。

「究达一切所知边际」,这个时候,究竟的通达了一切所知的边际。这个边际,就是到了最后,没有剩余的,还有所不知,没有这回事了。

「远离增益损减二边,顺入中道」,远离增益,增益是什么?我们看见的这些境界,这都是名言安立的一切法,这个法是毕竟空的呀,无有少法可得的呀!但是我们认为是有,是真实的,就是增加上去的,那件事本身是什么也没有,你执着了,就是增加了。「损减」是什么呢?就是离言的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是离言性,但是我们不知道,我们就说没有,没有这回事,「损减」;它有,因为我们不知道有,没有的我们认为是有,所以有增益、有损减。增益是一边,损减是一边。「顺入中道」,我们远离这两边以后,就真实的、正确的契入了法无我性的中道。不能思惟它是有,也不能思惟它是无,两边都远离了。

「是名菩萨能于所知真实随觉通达慧」,这就叫做菩萨,这位菩萨经过资粮位、加行位、到见道了,能于所知的真实,就是法无我性,说是真实,「随觉」,随顺觉悟,通达他的真实义的智慧,现前了,成就了。

韩清净《披寻记》:「或于真谛将欲觉悟等者:此中妙慧,有三位别。一、于真谛将欲觉悟,此即无漏加行慧。二、于真谛正觉悟时,此即无漏慧。三、于真谛觉悟已后,此即无漏后得慧。言真谛者,谓即法无我性真实义相。又复妙慧,即是菩萨四如实智。于真谛将觉悟时,说此四如实智最胜寂静明了现前,无有分别,离诸戏论。以于胜解行住上忍转时,趣现观心有如是相故。声闻地说:上忍生时,其心寂静,虽似远离,而非远离。又于尔时,非美睡眠之所覆盖,唯有分明无高、无下奢摩他行。(陵本三十四卷二十页)今说菩萨上忍转位,最胜寂静明了现前,准彼应释。于真谛正觉悟时,说此四如实智于一切法悟平等性,入大总相。谓入法无我时,于一切法离言自性、假说自性,平等平等如实通达故。此法无我,名大总相,遍一切法皆同一味故。于真谛觉悟以后,说此四如实智究达一切所知边际,远离增益、损减二边,顺入中道。住品中说:四如实智,始从胜解行住乃至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未极清净。(陵本四十八卷十六页)由是当知,四如实智,地前、地上一切位有,是故此中作如是说。」

「或于真谛将欲觉悟等者:此中妙慧有三位别」这里说的觉悟真谛,觉悟就是智慧。这个智慧有三位别就是有三个阶级的不同,哪三个呢?

「一于真谛将欲觉悟,此即无漏加行慧。」于真谛将欲觉悟,此即无漏加行慧。内凡位的暖、顶、忍、世第一法,对法无我的智慧将要觉悟时,正在加行要进入无漏,因为还没有真实证入无漏,名无漏加行慧,还是有漏的世间慧。

真谛就是法无我性。这位禅师在修止观的时候,对于法无我性将要觉悟的时候。觉悟应该说有四个阶级,《披寻记》说有三个阶级。初开始听闻法无我性的时候是闻所成慧,由文字上的觉悟这是第一个阶级。第二个阶级是思所成慧,就是闲居静处专精思惟法无我性。第三个阶级就是修止观,前面闻所成慧、思所成慧都是没有禅定。第三个阶级开始修奢摩他和毗钵舍那。第四个阶级就得无生法忍了,这是另一种分法。现在这里是说三种分法,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不算在内。就是将修所成慧和得无生法忍统合起来分成三个阶级。第一阶段是「于真谛将欲觉悟」,就是对于法无我性将要觉悟。得无生法忍之前,这个觉悟不是闻、思两种智慧的觉悟,这是将要证悟法无我性了。这个时候的智慧,「此即无漏加行慧」这是加行的智慧,就是暖、顶、忍、世第一,叫做加行位。前面闻思的智慧是资粮位,准备的阶段,加行位这时候,就是努力的修奢摩他和毗钵舍那观,还没有成为圣人,他的智慧还是有漏并不是无漏。但在这里说是无漏加行慧,只是给他一个好名字,称为无漏。称为无漏是说加行慧,有堪能性,有这殊胜的能力,能得无漏的智慧,所以叫做无漏加行慧。无漏就是没有烦恼了,清净觉悟第一义谛的智慧,名为无漏慧。

「二、于真谛正觉悟时」。正觉悟法无我的空性时,是无漏慧,真正的出世间慧。第二阶级,对于法无我性正觉悟的时候,就是一念相应了,这时候,断除我执、法执的戏论分别。这就是无自性,一切言说法性都是毕竟空。无始劫来都是执着真实有,那就叫法执。现在就把这执着消灭了,当然只是消灭一部分。那正觉悟的时候「此即无漏慧」。这个智慧是断除烦恼了,是清净无漏的,也可以名为根本无分别智。

「三、于真谛觉悟已后」第三个阶级,对于法无我性觉悟了以后,无分别智成就以后。「此即无漏后得慧」,得无漏智以后又得一个智慧。有分别的智慧和根本无分别智同是无漏的,不是有漏的。此即无漏后得慧。又名后得智、后得无分别智、如量智,是从根本智证得真如之后,所得有相、有分别的智慧,能了知依他如幻而不生我法迷倒之智。因为得到了根本无分别智,就使令后得智也清净、也没有烦恼,所以叫做无漏的智慧,也是无漏慧,但这个智慧是有分别的。佛为众生说法的时候是用后得智,不是根本无分别智,为什么呢?因为无分别智无分别所以不能说法,说法要有分别。

前面说的妙慧有这三种分别。慧是能觉悟,而真谛是慧所觉悟的。「言真谛者:谓即法无我性真实义相。」真谛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法无我性,真实的义相说。真谛的「真」是赞叹的意思。赞叹法无我是毕竟空。诸法无自性,而又不是空,离戏论的境界。是真实不是虚妄的,真实和非真实怎么解释?什么叫做真实?譬如说:「言说法性」语言文字所表达的一切道理,不真实。也就是对言说法性的不真实,说离言法性的法无我性是真实。

譬如说凡夫欢喜荣华富贵,认为这个东西好。但是以佛法的角度来说这是虚妄的,怎么虚妄呢?因为它令你苦恼,你认为它快乐所以千辛万苦的争,就算令你得到了,它也令你苦恼。并且他是有时间性的,会有坏灭的时候,所以是虚妄性的。若是佛教徒,努力的修止观,能觉悟法无我性的时候,能永久的安乐住,没有无常的问题。不会说觉悟了法无我性,后来又不觉悟,不会有这种事情,所以名为真谛,是真实的,就是你不会白辛苦。你觉悟了以后,就是得大安乐,没有欺诳性,不像世间上的荣华富贵有欺诳性。法无我性没有这种意思,所以叫做真,是真实的。「谛」的意思,也当作真实,也当作不颠倒,他是真实、不颠倒所以名为「真谛」。「言真谛者:谓即法无我性真实义相」,这指一切言说法性都是毕竟空寂的。「真实义」你思惟言说法性都是毕竟空寂,空而又不空,是为真实义相,就指它说叫做真谛。

「又复妙慧,即是菩萨四如实智。」前面所分的三个阶级,是有道理和根据的。什么根据呢?妙慧「即是菩萨四如实智」。加行位有四个阶级;暖、顶、忍、世第一。暖、顶,这两个位次是四寻思。不是四如实智,到忍位以后修止观,这个观就是四如实智,是真实的智慧。通达所观境,所观察的是一些言说法性毕竟空寂,这就是真实的,决定无疑的境界。寻伺的时候心里还在推求是空的,到暖位以后,所修的毗钵舍那观就没有疑惑了。言说法性是毕竟空观察没有蛇可得,这就是四如实智,四就是;名、义、自性、差别。这四方面都是假名安立毕竟空寂,没有真实义。

「于真谛将觉悟时,说此四如实智最胜寂静明了现前。」将要觉悟法无我性的时候,这句话就是说在忍位以后,所修的四种如实智。那四如实智现前的时候,是最胜寂静明了现前。那时的智慧就增长了,奢摩他的止也有力量,是最殊胜的寂静,「明了现前」,寂静的同时心里还是明了的。奢摩他的止,「最胜寂静明了现前」,止里面也是寂静也有明了。不是只是寂静叫做止,寂静之中也有明了的,应该是这样。心里面没有动乱即是寂静,但是这时候比较深刻。这时候也可能是未到地定,也可能是四禅。佛是在色界四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是散乱心可以得圣道的,「最胜寂静」。假如说这位菩萨,这位禅师,这时得了色界四禅,他在四禅中修四寻思、四如实智。那这时的最胜寂静就是第四禅。如果没得四禅得初禅,那这时候的最胜寂静是指初禅。如果也还没得初禅,那就是未到地定。「最胜寂静明了现前」,「现前」寂静和明了现前。

「无有分别离诸戏论」,这时没有我执法执的这种分别。有这样的分别就是戏论,执着是真实的,执着真实这是个错误。没有修止观的人,就是在这执着真实里面活动。我们自己感觉到,现在心清净。没有贪心、没有瞋心、没有高慢心、没有疑惑心,通通都没有。我感觉心很清净了,其实不是,还有执着,执着真实这就是个错误。我们修止观的时候,不妨先如是做念,我在日常中执着真实,这是错误的。我们要常常做如是观,才知道什么叫做清净心,什么叫做染污心。我们才能有一个比较符合教义的规则。如果平常有在修止观的人,知道我现在有贪心是不对,你能知道这一念也不容易。但是能进一步我没有贪心没有瞋心,我感觉心很清净,这是错误,你执着真实就是错误。我们常常这样,现在这里就是超越了这样的分别。「离诸戏论」执着真实,那就叫做戏论,要远离这些戏论。

「以于胜解行住上忍转时,趣现观心有如是相故」。「以于胜解行住」,胜解行住就是加行位,也就是资粮位闻思的智慧,对于教义的学习,应该达到胜解的程度。到修所成慧的时候,常常修止观常常静坐,这时候对于什么叫做我空?什么叫做法空?能达到不可动摇的程度,那时才可以称为胜解。超过暖顶到了忍位的时候。忍位的忍有下忍、中忍、上忍。暖位是下忍,顶位是中忍,忍位是上忍,可见超过了资粮位,在加行位的时候,超过了暖位、顶位,这时候叫做上忍。在上忍转时,转者起也,就是现前的意思,修法空观达到这个程度了,这时候「趣现观心有如是相故」。趣者;进也,向前进。忍位向前进是世第一位,世第一位向前进是见道位。「现观」就是见道,就是无分别智现前证悟法无我性,就是现观。现在是说在忍位还没见道,很努力的向前进。那时修止观的时候有这个相貌,就是「最胜寂静明了现前」,有这个境界。

现在是说〈声闻地〉。「声闻地说:上忍生时,其心寂静」,达到上忍的时候,「其心寂静」。修奢摩他的时候,这心非常寂静、不动乱。「虽似远离,而非远离」。这时候远离就是心里离一切分别。虽然好像是无分别,没有所缘境,远离就是没有所缘境。不与万法为伴侣,这伴侣就是所缘境。不修止观的人,心都是有伴侣的,你心一动就有所缘境,有所缘境一定有能缘的分别心,能缘和所缘他们是不分离的,这叫做伴侣。不修止观的时候,根本谈不到远离所缘境。说心能湛然独立,没有所缘境,普通修止观的人,也想不到这件事。我们修止的时候要有所缘境的,不能说远离的。但是进步到暖位的时候,这时观察所缘境是空无所有的。远离所缘境,所缘境是什么?就是你自己的分别。不是真实有所缘境,是那么回事。不是真实有个所缘境,为你的心所观察。真实就不能远离了。你的所缘境是你内心的分别,你若不分别就没有这件事。所以是「似远离」,这「似」就好像,这个似是相似。好像是圣人,不与万法为伴侣了,好像是那样。「虽似远离,而非远离」还没有、不是远离所缘境,还未能达到这个程度。因为见道的时候才达到远离,而现在还没见道嘛!虽然还没见道,但是你念念观察所缘境不可得,心里没有所缘境。久了就好像没有所缘境,但是还是有,「虽似远离,而非远离」。 

「又于尔时,非美睡眠之所覆盖」,「又于尔时」,还就是这个「虽似远离,而非远离」的时候,也就是你修止观的时候。「非美睡眠之所覆盖」「非」这个字,在这里指「不是」。什么叫做睡眠?什么叫做美睡眠?这句话来形容止观的相貌。这美睡眠有一个意思,睡眠了但是作梦了,这表示有分别,虽然睡眠了但是有分别。美睡眠;这睡眠没有梦,就是睡眠的时候不分别,没有分别心,就是失掉了所缘境。我们静坐的时候,心里没有想什么事,但是没有所缘境了,这是什么境界?这是沉没,惛沈。惛沈是很重的沉没;沉没是轻微的惛沈。轻微惛沈不容易知道是惛沈,感觉好像是得定了,刚才没有什么妄想嘛。其实那是惛沈,是轻微的惛沈而失掉所缘境了。所以现在这个修行人「虽似远离,而非远离」他这时的境界,心里面也很寂静,心里明了现前,就没有美睡眠的境界,不是美睡眠。美睡眠就是失掉了所缘境,但是也没有分别,没有这个境界的覆盖。就是你静坐的时候有明了性,没有失掉明了性,若失掉了明了性,那就是睡眠了。那就是美睡眠的境界,美睡眠的境界是个错误,那就障碍了你的止观,也不是止、也不是观,说「非美睡眠之所覆盖」,没有这个覆盖。在寂静住的时候,修奢摩他的时候,最胜寂静心里有明了性。没有妄想,没有失掉明了性。

「唯有分明无高无下奢摩他行」,这时候没有其它的分别心。这是在说什么境界?只有心里面还很分明。「无高无下的奢摩他行」。这是(陵本三十四卷二十页),那里面说是「不昂不低」。这是思惟无相的境界,思惟无相的境界就叫做「不昂」。不思惟有相的叫做「不低」。思惟无相而于无相还不执着,是不昂;就是不高,昂就是高。也不思惟一切相就是不低。

「唯有分明无高无下奢摩他行」。思惟无相而不执着无相,不思惟一切相。当然我们说不思惟一切相,我们也很容易误会这句话。不思惟一切相,那我心里无分别。当然这样修止也是对,但是不思惟一切相这句话,怎么叫做思惟无相?就是思惟一切相都是寂灭相,无相可得,实在那是观的意思。这句话是(陵本三十四卷二十页)〈声闻地〉里面说的。觉悟了真谛,觉悟法无我性的时候。「于真谛正觉悟」的时候。「今说菩萨上忍转位最胜寂静明了现前,准彼应释。」准彼〈声闻地〉的解释,应该按照那个意思解释。

「于真谛正觉悟时,说此四如实智于一切法悟平等性」。「于真谛正觉悟时」这句话,就是「说此四如实智于一切法悟平等性」。这上说的「于真谛正觉悟时」这句话,就是说「四如实智于一切法悟平等性入大总相」,这两句话是一句话。含义是相同的。

「谓入法无我时,于一切法离言自性,假说自性平等平等如实通达故。」这悟入法无我性。这两句话就是一句话,这句话说的什么呢?就是得到法无我的无分别智的时候,就悟入了法无我。「于一切法离言自性」,离言自性就是依他起和圆成实,当然主要是指圆成实说。「假说自性平等平等」,离言自性和假说自性是平等平等。「离言自性」是有真实性的,「假说自性」是毕竟空的。但是凡夫认为假说自性不是假说,是真实性。这离言自性…,好像没有这回事。这样说就有增有减了。对离言自性认为是「无」,假说自性执着是「有」。现在我们学习了这样的佛法以后,我们要离开「无」、也离开「有」。「无」和「有」都要离,所以叫平等平等。所以如实地通达,如实地明了。

「此法无我,名大总相」。就是一切法的总相,一切法的总相就是法无我。「遍一切法皆同一味故。」什么叫做「大总相」,就是「遍一切法」都是一个滋味,都是一样,无差别的平等性。

「于真谛觉悟以后」。前面是说「于真谛正觉悟时」,就是「四如实智于一切法平等平等入大总相」的意思,是一样的。下面是说到第三位。「于真谛觉悟以后,说此四如实智究达一切所知边际」。「于真谛」就是法无我性,觉悟了以后,这句话是说什么呢?「说此四如实智究达一切所知」,就是究竟地通达了一切所知的边际,就是法无我性。法无我性是究竟的第一义谛,究竟的边际了。

「远离增益损减二边」。假说自性认为是真实的,那叫做增益边。对于离言自性,认为没有这回事,那就叫做损减。增益是一边、损减是一边。「顺入中道。」这时,远离二边的时候,就悟入了中道。那就是,法无我性就是中道。

「住品中说:四如实智始从胜解行住乃至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未极清净。」这上面说四如实智的范围。在忍位、世第一位,才说到四如实智,实在这四如实智范围是很广的。「从胜解行住」,就是从忍位、世第一这里开始,叫胜解行住。「行」和「住」是有点差别。你这样做,你还没成就,叫做「行」。你成就了叫做「住」。「乃至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这是第七远行地。远行地用功修行的时候,他要加行、要努力地修行,这样子加行才有功、才有用,但是,是无相住。什么叫「无相住」?就是无我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就是没有我执的相,也没有法执的相。从初地到六地,入观的时候,心里面是无相。到第七地的时候,就是没有出入定的分别,一直是无相住,心里面没有我执、法执的相。六地以前,有出入定的分别,有时入定修观,有的时候出定、就不修观,所以出定以后就有相。出定以后任运我执,不是分别我执,俱生的我执、法执,他还是有,但他是圣人,但是他出定的时候,还是有这个。要到第七地以后,就是无相住,没有出入定的分别。八地以后是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第七地还是有加行、有功用的境界。「未极清净」,到了第七地,都是无相住了,还没极清净,这四如实智还没极圆满。(陵本四十八卷十六页)。

「由是当知,四如实智地前地上一切位有」,从这一段文,从住品中那一段话,就是四十八卷十六页那一段文看出来,我们可以知道,地前也有四如实智,地上也有四如实智。「是故此中作如是说。」这样解释。

/ / /

关键词:

责任编辑:QL0009

为你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 2020 跑酷财经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