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踞北京中央商务区核心部位的国贸商圈,竞争可谓如影随形。近日,北京商报记者持续走访发现:国贸商城淘汰了诸多过气的品牌,对体验类型项目青睐有加;银泰in01数家高奢品牌撤离;处于商圈边缘的世贸天阶快速提升餐饮占比,以此实现错位。国贸商圈与华贸商圈向来鼎足而立,两者也时常被行业拿来比较,品牌更迭、客群流转以及商业项目的整体定位事关一个商圈永葆优越感的关键。比较竞争中,两大商圈在品牌调整、高端消费、整体规划等方面形成了较量与协调关系,产生了聚合效应。与此同时,泛国贸商圈雏形已现。
差异化定位
毗邻店王SKP,国贸商圈内的品牌调整,时刻都被外界与前者进行比较。北京商报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国贸商城B1层部分品牌进行了调整。其中,小罐茶更新为swissflex,mr&mrs更新为Yves Salomom,GABRIELE COLANGELO顶替了Aquascutum,新增了祖师爷咖啡店。另外,国贸商城南区商城的KENZO&McQ品牌更新为MITHRIDANTE。从品牌更替来看,国贸商圈内吸引了大量青睐中国市场的海外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以来,Fred、Delvaux等品牌入驻国贸商城,Prada、Loewe、Fendi也以全新形象店铺开业,Bottega Veneta品牌门店进行扩张。这些品牌更替与门店升级,让人不得不与北京SKP的竞争进行联想。
对于品牌更迭一事,北京商报记者联系到国贸商城相关负责人。截至发稿,该负责人暂未回复。
相较于国贸商域里奢侈品接连升级的火热,一街之隔的银泰in01则遇到了高奢品牌撤店的局面。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原本位于银泰in01的卡地亚、RV、MOYNAT、BLANCPAIN等品牌均已撤柜。位于银泰in01二层、三层的连卡佛、TOM FORD、华伦天奴也撤离。曾经占据银泰in01东侧两层铺位的杜嘉班纳也歇业关停。
国贸商圈另一主力项目——世贸天阶正有意与同一圈子里的另外两个商业项目在定位上形成差异。北京商报记者通过世贸天阶微信公众号的品牌导览发现,该项目的餐饮、服务类品牌数量在所有品牌中占比近半。公开资料显示,自2018年调整以来,世贸天阶增加了项目内餐饮业态比重,加入体育、娱乐、电影院、书店、文化教育、儿童业态等,增加消费者购物体验。据赢商大数据监测数据显示,除去项目自身定位和业态分布的影响因素,疫情期间儿童、文体娱业态品牌抗风险能力较强,重压之下减少关店数量。
争夺首店落户
无论是品牌更替还是补位进场,即便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国贸商圈也展现着品牌吸引力,甚至快速“收割”了大量品牌的首店。国贸商城新引入的Yves Salomom、GABRIELE COLANGELO门店分别为北京首店、全球首家旗舰店。国贸商城南区的MITHRIDANTE是该品牌的全国首店。
早在2017年,国贸商城三期开业时,便引入了众多首店、品牌新形象店。北京首家尽膳口福、鼎泰丰的全球首家概念设计店等均选址国贸商城。
在首店资源的竞争上,任何一家商场购物中心都不甘示弱。与国贸商城临近的北京SKP,在去年拓展了南区SKPS,该项目有着“首店收割机”之称,品牌旗舰店、新品新店在该项目内开设。国贸商城与SKP之前也展开了关于品牌的比拼。
北京京商流通战略研究院院长赖阳表示,首店进驻也会成为众多同质品牌战略性布局的风向标,而这将可以帮助该城市通过品牌的“聚集效应”来提升商业影响力,促进消费市场国际化、品质化发展,激发时尚消费、品牌消费。
首店作为新鲜事物具有引发消费者猎奇打卡的吸引力,在吸引消费者、制造传播话题及积蓄流量上具备绝对优势,消费者对首店的尝鲜心态将带动消费升级。与此同时,时刻调整的品牌焕新,以及与品牌有关的体验类活动,可以从短期刺激消费转向让消费者发现场内变化,使项目拥有更加丰富的内容、体验和趣味性。
泛国贸商圈显露
白领集聚的国贸商圈,中高档产品消费保持高速增长。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发现,北京SKP、国贸商城等高端商场奢侈品门店前排队现象时有发生,奢侈品提价没有降低消费者的消费热情。实际上,对于高端商场而言,奢侈品高度集中,消费者习惯于中高端消费,消费基础非常稳固。
在业内人士看来,北京SKP、国贸商城较劲多年,更利于商圈发挥集聚效应。一个商圈只有越来越多品牌进入,包括高端奢侈品、年轻买手店和体验型业态,才能形成良好的集聚效应。国贸商城需要引入更具特色的品牌,形成年轻化的品牌组合来强化生命力。
此外,奢侈品消费回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国内购买奢侈品。当高端消费实现本地化,消费者则会在国贸商城、北京SKP等少数几个表现不错的高端商场中选择。如果商业项目的体验感好,将更有可能收获好的业绩。
对于商圈发展,中购联购物中心发展委员会主任郭增利分析认为,国贸商圈与华贸商圈紧邻,无论是SKP扩容,还是国贸商城调整,都会促使商圈的影响力越来越强大,形成泛国贸商圈,通过商业、文化、商务等多功能的融合,形成都市泛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