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正文

应急物流是“生命线”,亟待建立分级响应和保障体系

时间: 2020-04-15 15:29:45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新冠肺炎疫情成为2020年一场无硝烟的战争,不仅是对我国医疗系统的一次“大考”,更为我国应急系统敲响警钟。业内人士表示,疫情下,作为应急系统重要一环的应急物流短板凸显,我国亟待建立分级响应和保障体系。

应急物流是“生命线”

“物资紧缺带来的恐慌似乎要大过对于病毒的恐慌。”一位业内人士坦言,物流可以视为经济生活的动脉,它承载着整个经济生活的血液循环。实体经济离不开物流,虚拟经济也需要物流做基础。“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又卡在年关,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疫情发生后,医疗物资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又恰逢春节期间,大多数企业停工停产,工人回乡。同时,因疫情而采取的封路、封村等措施又再度给物资运输增加了难度,而这时就需要应急物流的大力保障。

所谓应急物流,是指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及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而对物资、人员、资金的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事件突发,大量防控急需物资、生活必需物资、重点生产物资等应急物资需要全国统一调配并及时快速送达。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应急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徐东表示,应急物资保障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支撑。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 医用口罩、防护服、护目镜、医用酒精和消毒剂等重点物资的生产、采购、调配和供应至关重要。同时,维持疫区生产生活的日常物资供应也刻不容缓,应急物流发挥了疫情防控总体战“生命线”和保持生产生活平稳有序运行“先行官”的重要作用。

据交通运输部统计,仅2月17日当天,全国通过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等运输方式向湖北地区运送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1.68万吨,运送电煤、燃油等生产物资3.9万吨。在武汉关闭离汉通道后的15天里,全国通过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等运输方式向湖北地区运送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13.77万吨,运送电煤、燃油等生产物资59.8万吨。公路运输车辆向湖北运送医疗酒精、消毒液、医疗器械、口罩、测温仪、应急帐篷、防护服等疫情防控物资及相关生活物资9.5万吨。

除了传统物流,智慧物流优势也逐渐凸显。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高杲在国新办就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支持交通运输业和物流、快递领域发展情况发布会上就表示,在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当中,一些骨干物流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以无人机、自动分拣等为代表的智慧物流设备,在提高物流效率、减少人员交叉感染方面凸显优势。

“这不仅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自然灾害等这样场景下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促进物流业整体提质增效也具有深远影响。”高杲说。

疫情应对暴露短板

“此次疫情防控中,尤其是在前期,应急物流暴露出诸多问题。”徐东表示,信息不对称、管理不规范、过程透明度低、可追责性差、捐赠物资去向真实性难以保证等问题在疫情初期频频暴露。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邓小兵也表示,在此次疫情中,虽然交通运输行业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政策举措,有力保障了应急物资物流需求,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例如,部分地区为防控疫情实施交通管控“画地为牢”,导致应急物资物流网络运行不畅;应急运力调配尤其是应急物资中转场站分拨转运处理能力及末端分发配送能力不足,导致防控急需物资不能及时送达和分发配送。此外,应急物资需求及生产、储备、采购、供应、捐赠等物流服务需求信息不能及时与应急物流供给信息有效共享、对接和匹配,导致疫情开始初期应急物资物流指挥调度及运行忙乱、低效。

1月下旬,武汉医疗物资极度缺乏,医院连连发出求救信。仅1月23、24日两天,武汉地区发布求助信号的医院就达到23家,多家医院物资储备不足2到3天。1月30日,人民日报官微更是为武汉协和医院发声求助,并表示“物资即将全部用尽,武汉协和医院请求物资支援。”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大量社会捐助以及各类储备物资的调配,大量防疫物资当时已经抵达武汉。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月30日,武汉红十字会共接收疫情防控工作急需的各类口罩9316箱、防护服74522套、护目镜80456个,还有其他药品、医疗器械。

“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遭遇疫情这个特殊事件,让物资各个环节畅通难度大增。”有业内人士坦言,疫情初期存在物资管控不到位、错配问题突出、缺少供应链平台中心、物资处理不准确等问题。

运联智库研究员朱敏杰表示,应急物流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短时间内爆发出巨大业务量。此次疫情中,巨大的物资需求导致供应链发生变化,不管是前端调度、采购,还是后续管理,各个环节还需要有专业人士完成。

“短时间内,数万吨不同类别的物资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湖北,这些应急物资的储存和管理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给各个物流环节上的运营力量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和压力。”邮政科学研究规划院高级研究员石立群表示,湖北地方红十字会随后因对应急物资管理不力陷入舆论风波,最终以引入医药流通领域专业企业九州通进行“接管”才告一段落,并形成“医疗物资由市卫健委统一调配,非医用物资由市发改委统一调配,两单位根据九州通上报的统计数据给九州通下达分配指令,最后,由邮政完成配送”的管理格局,逐渐缓解了应急物资难以送达抗疫前线的“肠梗阻”问题。

尽快建立健全应急物流体系

“从这次疫情防控过程看,很多地方都表现出应急物资供应方面的被动局面。”湖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尹国杰表示,此次疫情暴露出,我国在应急机制的建立、应急物资保障、紧急状态法律法规的制定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高杲指出,应汲取疫情防控当中的教训,抓紧研究制定加强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的政策。特别是针对自然灾害、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安全事故等紧急情况,建立应急物流的分级响应和保障体系,统筹利用国家储备资源和网络,发挥好行业协会、骨干企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专业化优势,提高包括快速运转、冷链物流在内的应急物流快速响应和保障能力。

“从更加中长期的角度,研究提升现代供应链水平。支持专业化的供应链管理企业发展,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包括商贸业、金融业深度融合,提高产业链、供应链运行一体化协同水平,提升风险应对和应急保障能力。”高杲说。

对此,朱敏杰也认为,物流只是应急系统中的一个环节。“物流仅仅只是应急体系的‘+1项’,应急物流问题已经超越物流本身的问题,分散处理无法根本提升整个供应链效率。”

赛迪智库安全产业研究所研究员李泯泯表示,我国各类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存、调配、运输、回收等职能分散在不同部门,由于应急物流协调组织大多是在灾害发生时临时抽调组成临时机构,不利于有效协调、沟通和整合。例如,医疗器械、粮食、帐篷、车辆等救灾物资分别由医药卫生、粮食、民政和交通部门负责,这种模式不利于救灾时快速传递信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救灾保障成本。

李泯泯认为,应在国家公共危机控制指挥系统中常设应急物流调度部门,统筹负责全国的应急物资储存和运输,对突发事件及时处理。并完善应急物流法律标准体系,将现有法律和规范作为基础,明确各参与主体权责、主要物资的存储及配送标准、基础设施使用标准、救援人员执行工作标准等,以法律的约束性和强制性确保应急物流体系运作。

同时,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多元化的补偿机制,提高资本市场的参与水平,政府出台政策引导“基金”与“保险”作为应急物流补偿的主要模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配社会资源。采取行政机制与市场相结合的形式,实现政府储备与社会储备、集中储备与分散储备、生产技术储备与实物储备相结合。同时提高市场储备企业的准入门槛,对相关企业尤其是药品生产厂家等重点领域企业进行定期审查,保证物资质量。

朱敏杰建议,应建立应急物流数字化中台,将上下游数据信息整合起来,形成产业导向和产业链的高度整合;对产业集群进行数据分级,深挖产业里细分领域,引导供应链不同角色、不同环节、不同场景的不同应用;引导供应链基于不同资源和需求做快速响应和抵抗风险,增强供应链的可视度、反应速度、敏捷性、抗风险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

关键词: 应急物流

责任编辑:QL0009

为你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 2020 跑酷财经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15 541 185@qq.com